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要在深刻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拓展世界眼光,关注世界面临的共同矛盾和问题,汲取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提出原创性的概念、范畴、表述,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立足新时代宏伟实践和社会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来源和基础,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立足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和社会变革,回答和解决这一实践和变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就是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历史。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深刻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理论问题。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证明,举旗走路、精神状态、目标方向,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示,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所走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的精神状态就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地和系统地回答,为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指南,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伟大实践和社会变革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基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些国际国内“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必将产生更加宏伟的社会实践,带来更加巨大的社会变革,这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
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和社会变革体现了党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是党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基点和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二、推动人类共同的世界性问题治理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世界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新的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从而推动理论创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整个人类社会遇到一系列新的深层次、全方位、长远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对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全球治理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且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世界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思考、回答和解决全球性、世界性问题,又在思考、回答和解决全球性、世界性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回应“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要在推进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充分借鉴和运用中国理念、价值和思维,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为世界贡献不同于西方发展模式的独特理念,促进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中对新时代中国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提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世界性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矛盾和问题也是其他国家已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国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既是对世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参考。这就需要对新时代中国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使其升华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借鉴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重要思想观点以及言简意赅又内涵丰富的话语。
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思想来源。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要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态度、包容的心态和强大的理论自信,强化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交融,大胆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方法。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要坚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中国立场。“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收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结合。”三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对世界各国文明成果进行全面地和辩证地分析,再好的世界各国成果都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而是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借鉴,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化。
四、积极构建话语体系和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和理论自信。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同时也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亟需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通过提升中国经验、融汇中国传统、汲取多元成果,推进话语创新和叙事创新,打造适应新时代中国实践和变革的具有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学术研究。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仅需要党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持续推进理论创新,而且需要一大批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冷静钻研,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度阐释,使其学术思想、学术标准、学术话语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国际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不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让世界知道“理论中的中国”,了解中国几十年长期稳定和发展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且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治国方略等的宣传阐释,全面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图景。要研究掌握媒体传播渠道、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创新内容形式,提高传播艺术,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伟大的实践、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只有在新时代宏伟实践和社会变革中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入回答和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充分阐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层意蕴,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理论指引。(本文为山西省重点智库委托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